2012年12月22日

2012 Super Novart 超新星【廖堉安】

廖堉安的創作總是環繞在現代人因身處高度充斥於科技與媒體新訊、享樂奢侈、快速忙碌的生活而產生的各式樣貌。縱情於此生活中總是同時會產生心中莫名的壓迫與急躁,廖堉安企圖捕捉當現代人抽離繁雜的生活,回到個人私領域時,所流露的或許脫序無厘頭、或許盲目無法想像的行為與狀態。《蹩腳症候群》為他對此長久觀察所歸結出的現代人病狀,透過繪畫,反應出我們每日所面臨的文明病狀,流行語中的裝瞎裝忙症、大頭症、人際關係間的虛情假意等荒謬尷尬的行為,已蔓延在生活週遭。展出作品主題如裝優雅的便秘症患者地度假模式演練蹩腳的心靈溝通練習自我療癒練習無言的愛戀扭曲生活練習

相較過去作品,廖堉安的畫中人物不再盡情地依附在動物的形體之上,而是漸漸流露更多的形貌,這些模稜兩可的形象的人形描繪,是他對人性內心私密隱晦的角落揣測。形式表現上用以變形扭曲的身體、空洞無力的眼神、尖銳的鳥嘴、張牙舞爪的糾結髮絲、或是誇張的假髮等,顏色華麗厚實,顏料使用如貼紙、色紙般裁切黏貼於畫面之上,這是一種非常壓抑的包覆偽裝過程,畫中人物看似裹覆著一層華麗的外衣,但實際上卻被桎梏於所處的社會空間。每一個畫中角色都可能是觀眾的自我投射,藉由不同角色的擬仿與再創作,廖堉安也試圖引導出觀眾長期壓抑下的真實情緒,讓觀眾從置身劇場中的觀看經驗裡,得到一種療癒式的安慰和心靈洗滌。 

腦力鍛鍊之一  162 x 124cm (100F)  壓克力彩 畫布  2012

便秘者遊行 I   145 x 112cm (80F)   壓克力彩 畫布   2012

便秘者遊行 II   145 x 112cm (80F)   壓克力彩 畫布   2012

2012 Super Novart 超新星【徐夢涵】

1988年生於台灣新竹,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班創作組。我們同樣都是在創造屬於自己的符號利用色彩和造型將創作者內在的精神表現轉換,進而製造出某種奇異的世界,讓詮釋它的觀看者在視覺和內心賦予其意義。這些角色或生物彼此之間的漂浮、互動,帶有某種音樂性的韻律感及詩意。卡漫類型的風格固然美好及誘人,但在那樣的造型符號背後,還有任何東西是能夠允許我們再深入和探討的嗎?!其閱讀性或許薄弱得可憐。因此,我轉而對自身進行觀看及審視,冷靜思考身體感知與創作之間的脈絡及演化。藉由數位相機來觀看並建立自我,掌控及訓練影像中的身體對我來說十分重要。認知自己是與他人分離的自主存在,把影像中的獨立身體視為一種理想化的世界。透過繪畫將自拍中的身體,轉化成我關注的結構和視覺語彙,建立起自己與影像合而為一的模式。

 我們還能夠有多少個以後 4/5  112 x 145.5cm (80F)  壓克力彩 畫布  2011
 
 他的美只到昨夜 02 2/2   59.5 x 36cm (10F)   壓克力彩 畫布 2011

他的美只到昨夜 02 1/2   59.5 x 36cm (10F)  壓克力彩 畫布 2011

2012 Super Novart 超新星【崔惠宇】

1973年生於台灣台中,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崔惠宇是個相當重視直觀的藝術家,在她的創作裡從未存在著草稿與計劃。不論是沾水筆素描或是毛線勾勒的立體碎形,藝術家讓「沒有收尾」成為理所當然,畫面裡的造型可以繼續發展外拓、毛線碎形可以繼續衍生與聯長。這種沒有設定疆界的創作意識,在綺麗瀾漫的天真裡以隨意游走的姿態,述說一種又輕又柔軟的直觀美學。

忘神的浸泡只為勾勒意識的片段,我將世界留在我身後遠方。

圖像來自無可述的遙遠記憶,僅是感官身軀吞噬世界後的意識嘔吐物,佔據在無止盡的感知運作後對疊,成為無法取代的存在證據,意義無需被理解一切都是如此的直接,它擁有自己與「世界」對話的語言,無意識的模擬不斷堆疊的劇情,是感官與時間共構出途中的輪廓線。

遊隙意識之地  73 x 91 cm30F  油彩  畫布  2012

2012 Super Novart 超新星【劉哲榮】

1978年生於台灣台中,大葉大學設計暨藝術研究所畢業。以泥塑作為創作媒材在現今藝術創作已經越來越少,我試圖在傳統雕塑中找出新的呈現手法來表現我們所生存的環境及讓一般民眾可以有所參與的共鳴。時代性背景在雕塑創作已經成為重要課題,有趨於傳統雕塑的冰冷感,以一種生物的方式來呈現,將合成影像的觀念容入雕塑,讓人與動物的面向做一統合生出新意而深入族群背後更深一層的意涵

利用雕塑特性,把作品視為一有機生命體,形式以KUSO概念作為切入點,製造矛盾點來反諷社會,是一系列以動物觀點觀看人類社會的作品,但是這動物觀點卻是我這個人類思維下的動物觀點,帶有些許的詼諧和粗操的幽默,藉由此系列作品來省視自己身為人所存在的價觀及觀點的多元互換。以主體性的自我形象與客體性的動物角色作為切入點,探討之間的關聯性與主、客體間的差異性或相容性,重新解構人與物之間的秩序與行為模式和情感架構。

以場域探討觀者與作品之間的關係,藉由此種氛圍再切入作者與觀者間的間接關係,讓自我個體與異相的動物之間生一種玄妙的互動也藉由此陳設方式讓一般大眾更貼近作品本身,讓雕塑不再只是冰冷的物件,而是有度的生命體, 利用人性思唯探討動物本能,藉由燈光及空間異動來加強戲劇張力為此佈展重點,抽離展台使作品直接戰力於地面或坐落在椅板上,減少作品與觀者的距離感,藉由生活物件加以轉化,增加群眾與作品間的熟悉度,進而投射同理情感,貼近作品與自身的相容性。嚐試以動物視點觀看自身個體存在的價值,集衍生出的社會現象及共生環境,但卻轉化成積極嚴肅的態度來面對事件的衝擊與憧憬未來的發展。

 山寨十二宮—兔 Cosplay   36 x 24 x 51cm (含底座銅雕  2011
 
 山寨十二宮—虎 Cosplay   40 x 48 x 58cm (含底座)  銅雕  2011
 
  山寨十二宮—鼠 Cosplay  27 x 33 x 44cm (含底座銅雕  2011
 
 山寨十二宮—龍 Cosplay   38 x 55 x 62cm (含底座銅雕  2012
 
山寨十二宮—牛 Cosplay  35 x 62 x 80cm (含底座銅雕  2011


2012 Super Novart 超新星【戴宛蓁】

1986年出生,現就讀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在戴宛蓁的作品中, 取消了影像對於現實與再現邏輯的直接性並弔詭的從「無影像」出發,透過顏料與繪畫載体的接觸,色彩於某個平面上的擴散/蔓延/奔走/暈染,顏料透過繪畫行為,逐漸自我生成為一個影像。而這份由手操作出來的非截取性影像,正巧得以以某種輕柔的姿態包覆著我所企圖描述的關「總是靠的很近,我靠你靠的很近」。在這裡,繪畫似乎總帶有某種對於影像的輕微抵抗,我認為這抵抗幽微的匍匐於整個繪畫的行為及完成品之中,作為相對於影像生產的暴力與直接的一種影而不顯的顯影技術。
 
「假如我們都矇住了眼,那這一切都會變得很新鮮,什麼都會是新的。」
 
這份在作品中的幽微性,其在意義生產上的不直接,為我的繪畫行為提供了一套隱身衣,亦或罩染著美學效果的遮罩,繪畫行為賦予了我腦中的畫面或記憶一種神秘化效果,這效果遮蔽了那些情境或著意向的直接意義,讓影像以曖昧化的姿態現生,最終成為不可完整解讀的情感對象。繪畫行為並不意味著意義生產的終止,而是暫時性的懸置,影像的直接性敘事被繪畫干擾,這層「曖昧化」的效果同時供己了我所期待的敘事效果。
 
這些或許曾經存在或不存在的影像(或僅是我心中一閃而過的情景),透過繪畫的翻譯,以及這翻譯過程中透過我的手所造成的失真,這些成為不可追溯或想像其緣頭的純粹情感對象,一片風景,或是一個不知指向何方的窗口,環繞著這些影像繪畫的只剩下一抹平淡的氣息,一個無足輕重的微小情景,亦或重新等待解碼的風景?
 
 被樹圍繞的地方112 x 145.5cm (80F)  壓克力彩  畫布  2012
 
被樹圍繞的地方 II  91 x 116.5cm (50F)  壓克力彩  畫布  2012


2012 Super Novart 超新星【黃柏維】


越界的延伸

談黃柏維[眾蟲]的創作                                  
/ 劉高興
 
如果人都會不滿足只被鎖在固定社會程式的生活様態裡,都會想方設法去打探他人不同於自己的生命姿彩,那麼就會因為心中的好奇和需求,來到了自己的邊界。如果人遲早將發現除了人以外,事實上還存在著難以計數、差異極大的種種生靈,並且忍不住想去弄明白這個[眾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時?也勢必將因為追尋蹤跡而面對巨大的驚訝,看見最後人的邊界。[邊界]代表著某種界定的規範,代表戒律和禁條,代表族群的權限。因此一旦和邊界接觸、碰撞或衝突,必導致權力統御者的強烈懲罰以及傳統自我保護的抗拒,這些經驗結果都會讓人們心理、生理深深的感到不自在與不舒服。然而,人總是嚮往自由的,用黃柏維的話來說就是:[人皆渴望一種延伸]。所以世界上有多少的[邊界],就有多少的[闖越][超拔]的行為。這是為甚麼青年畫家黃柏維會渴望從他自身學習的特殊處境,以奇妙的角度延伸出[眾蟲]轉化的意圖,並且野心的想以此回應層層包裹住他的社會機制。嗯!有多少的圈限機制,就必將引發出多少的創造延伸!
 
拉簾  60 x 60cm (18F)  膠彩/壓克力/麻布  2012
 
莊子說:一切有生命的東西,謂之眾生。一切是指沒有範圍的任何東西,人不過是眾生中的一種,有生命的生物都是眾生。眾生有靈性、有情有感、有知覺,所以古聖先賢都主張要以仁道、要用慈悲來教化和度化眾生。教度化生帶出兩個涵意:一是指要有變化性的生命,另一是要使生命產生良好的變化。這般生命變化型態的顯現,在我生活四周的昆蟲世界最具觀察類比的典範。像毛蟲結蛹化生成美麗的蝶,像金蟬脫殼蛻變鳴飛,像水蠆潛游揮翅帶出光訊的蜻蜓、、、、、、畫家黃柏維來自台灣的後山台東,在那兒動物、植物、昆蟲、自然的資源飽滿,人文的發展卻新舊莫名的混雜組合,他對人、蟲的愛恨思考都從這個養育他的環境中直接延伸而出。人三多成眾,虫集聚為蟲,[眾蟲]的演化透露出黃柏維內心傾慕著如山海經搜神記等國度裡的神妙奇境,他努力思索著如何將自己人、蟲的感觸,蛻變成藝術美感的表達,想藉蛻變的可能來轉化自己、教度眾生。
 
人蟲蛻變,使人想起捷克小說家卡夫卡,他在二十九歲那年 [1912] 寫出了[蛻變]這篇小說。因為這小說使他成為二十世紀西方文壇不可取代的巨星,直到今天都還深遠的影響著文學創作的精神。故事描述一位單身漢,支撐著已經破產許久的一個家庭,為償還父母的債務,雖不願意卻成為一名推銷員,一年到頭埋頭苦幹,簡直到了無法喘息的地步。可是,突然有一天的清晨醒來,他竟發現自己變成一隻巨大的甲蟲躺在床上。嚇壞了自己也嚇壞了一家族的人,失去經濟支柱來源的這一家人,因此掀起了莫大的變化。作品像夢一樣顛覆了現實的景況,因為社會機制而使自己疏離成為甲蟲的破滅者,實際上,卻又使人看見了真正人性的回復。黃柏維[眾蟲]創作的運用與發展,某種意義上,也像是[蛻變]小說裡試圖藉蟲變交叉的角度,激發回復人性精神傳遞的延伸!
 
擬水母之態  60 x 60cm (18F)  膠彩/壓克力/麻布  2010
 
觀看黃柏維自2007年到2010年所創作的眾蟲系列作品,依視覺呈現的構成,[][][背景],這三個部份幾乎就是形塑圖作內涵的基本骨架。一、[]蟲是畫家作品中最重要的主角,蟲是生命力、幻化、飛翔、翻轉大小尺寸的創造體,是畫家藉以研究學習轉化眾生的關鍵,是種種生活不平渴盼脫離折射的象徵。黃柏維選取創作的蟲都是我們生活中熟識的昆蟲:如蝴蝶、蜻蜓、蟑螂、螳螂、甲蟲、蚊子、、、、我們好像知道它們卻又不是完全的理解它們,這是知識探索的引線,也是畫家特意建構的人蟲橋樑,有這橋樑的搭設便能兩面的延伸,既可思考昆蟲在生活中的演化關係,又能併列作為人蟲關係互換的比對。黃柏維細心的從蟲子外觀的形體描繪記錄,注意比較了他們相處的行為,利用模型蟲具進行蟲體拆解組裝,再從認識蟲身的結構後一步步以人體擬化蟲態,而造就出新品種的[蟲人][人蟲]。就這樣從客觀可辨識的相異人、蟲終於內化成人蟲不分的合成體。二、[]:人在黃柏維的作品中特別扁平,五官模糊,男女不易辨識,如一張張投射的影子。基本上在圖作中他們占有的比例不大,都屬於弱勢、抵抗、載配、服伺的一群。畫家用他們來對比出眾蟲主角的巨大和主客關係,也用他們來寄望蟲、人學習結合的必要。只有看見自己身處於卑微不足的窘境時,人們才懂的敬畏的去思考學習與改變。三、[背景]:背景是圖作呈現物件位置與承納空間的最大關鍵。因為黃柏維圖畫作品裡人蟲大小比例的對調設計,因為蟲人不斷解體重組古怪的結合,這些難以定義的圖像正好不能配搭時空現實性的場景,於是看似最不需要安排的介面,卻剛好是畫家圖作上最最自由可以任意實驗的部分,黃柏維打破了膠彩畫必須遵從的限制技法,混搭了古今虛實的空間佈局,故意擾亂植栽常識不可能的共生條件,為了就在於促成 [蟲人] [人蟲]出現的最佳氛圍,這苦心也許下的太重卻又好像不得不如此的進行!
 
唐朝時有位道士叫譚峭,絕妙寫了一本[化書]大家稱作[譚子化書],他相信宇宙生命的變化是自己可以掌握、可以永遠不斷的活著,更相信所有一切醜惡腐劣的生命經過施教改變後,能轉化出純新的生命。我們不知道黃柏維是不是也相信自己努力後,創造的[眾蟲]能轉帶給自己與大眾的我們再生的啟示?但卻非常清楚黃柏維很能掌握線條的表現,也知道把配搭的背景盡量用色點塊面來區隔襯飾。弔詭的就在這些掌握很好的線條表現,一方面非常肯定的勾勒出創生的[蟲人][人蟲]組構的清晰形體,另方面不免又將讓自己陷入另一場形體邊界的困擾。總感覺到畫家強調[眾蟲]造型的線條邊界,多少還是影響著人、蟲融入背景的可能。如果[背景]就是假設性的社會環境或生存處境,可不可以這麼說,當畫家以為能將人、蟲造型如意自由的轉化界定了,就相信眾蟲所托負的背景會自然的隨機變好證成!顯然這也許太低估了視覺空間與實際場域真正世界的比擬。還好人的渴望不會終止,我們很期待黃柏維對於下一個線型邊界再給予我們創造更美妙的延伸!

2012 Super Novart 超新星【范揚宗】

1982年生於台灣新竹,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油畫組。在都會中,空間一個接著一個,密不可分,而其中某些空間裡的生活現象與 空間本身的性質是難以界定的,類似一種休憩或是轉接的過渡地帶,這類型的都 會空間常配置在城市邊緣或道路旁,不過它對一個都市的運作機能卻相當重要, 這樣複雜的空間性質常引起我的興趣。在日常生活裡,每天穿越和停留在不同空間裡,穿梭的次數及地方也因人而 異,而這些空間構成的關係及性質差異與人的各種生活狀態有著極密切的關聯。 我們並不是生活在一個均質的空間裡,相反的,我們是生活在充滿了種種性質的 空間,也許還是幻想出來的空間,有實際存在的真實空間也有無法看見的非現實空間。而這些空間的性質可能是公開的、熱情的、明亮的或是隱匿的、冰冷的、 微暗的。我們生活在一連串很緊密且彼此關聯的空間裡。
 
作品車內及夜店系列的觀看位置都是處於一種旁觀的,觀看方式好像躲藏於事件的背後或是在作品空間之外的位置,而視線通常都是模糊不清的,包覆於車體內和夜店內迷蒙不清的視野就好像處於世界或是社會的邊處,也同時反應個人身分對於世界社會的態度。
 
創作以低手感硬邊為主形式,僅管我降低手繪感,並不是 與它對立,而是要在作品中微弱的顯現出手工痕跡、筆刷或是繪畫過程中的一種 運動,它是經由人去操作而成,有時間的累積、情感的影響等等。這樣低手感 的形式去回應這時代的影像視覺對繪畫的影響,跟列表機瞬間的列印出的效果或 是電腦繪製出的超平面視覺感有著相似性,但實際上差異在於那細微被忽略的筆 刷筆觸感、堆疊的層次感和低手感的形體,看似相似,卻有極大的差異性,更試圖用這樣時代性的視覺感去找到當代繪畫的樣貌。在藝術歷史脈絡上繪畫永遠有著獨特的且不可或缺性,它非但不曾消逝,還持續的進行著。現在,繪畫像海綿似的不斷吸收當代媒介所產生的所有圖像資訊,經過消化轉換形成在當代中奇 特的集合性圖像。

 車內系列 2-2  55 x 67cm (15F)  壓克力彩  畫布  2010
 
 車內系列 1-3  135x110cm (80F)  壓克力彩  畫布  2011
 
車內系列 1-4  135x110cm (80F)  壓克力彩  畫布  2010


​2012 Super Novart 超新星【吳尚邕】

1988年生於台灣台北,現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碩士班。「水墨與膠彩這兩樣媒材,在我內心交織、磨合已久。這兩種媒材運用,有部分是雷同的,卻也有很多各具的特色。媒材的匯流融通,是個進行式,需要不斷嘗試……」。畫作描繪細膩而厚重,最特出的是光影的運用,使畫境不但不覺得沉悶,反而醞釀出一股神祕奧妙的氣韻和情愫。

吳尚邕  我已預見那遼闊‧無限  100 x 61cm  複合媒材  2012

​2012 Super Novart 超新星【安地羊】

安地羊,1985年生於台中,國立臺南大學美術系主修,戲劇系輔修畢業,實踐大學時尚與媒體設計研究所

跨領域創作藝術家,目前已舉辦過數次個展,參與過國內外各種不同的展覽,有著強烈的個人視覺風格,除了主要在視覺創作外,也積極的延伸以各種不同類型的媒材來進行創作。在涉獵不同領域之下的他,2009年成立Freedom Men Studio自由人工作室,嘗試和不同領域的創作者文化創意、媒體應用、展演策劃、跨領域整合創作發展。2012年成立了自己的"Organs without body"服裝品牌,將創作延伸至另一個領域。

主要發展的「沒有身體的器官」系列,作品創作特色在於透過色彩、造型及線條,使之生命樣態化,解放出作品的自主性。希望由感性支配畫面,讓色彩支配整個平衡效果,使點線面回歸到一個純粹性的有機世界,以濃郁飽滿的色彩表現出類有機物,讓組織/器官自行蔓延在畫面之中,並且隨其自然擴張至其他作品。這些組織的衍生流動,最後必定導向某種意義。但這意義卻不是一個固定的實體,會隨著創作的時間累積,有機、有生命、有形態地持續生長;從細胞到組織,從組織到器官,再從器官到系統,最後變成一個完整的軀體。而它們看作是正在不斷持續成生的生命體,藉由在這樣的一種概念中,創作一種充滿生命力的藝術型態。

Organs without body No.80  60.5 x 72.5cm (20F)  壓克力彩  畫布  2011

Organs without body No.165  45.5 x 60cm (12P)  壓克力彩 畫布 2012
 
Organs without body No.167  72.5 x 91cm (30F)  壓克力彩  畫布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