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7日

[愚者的聖山 – Shift ]— 魏瑋廷個展


展期 2015/12/26()-2016/1/31()
開幕茶敘2015/12/26()  300pm
展演空間 │ 亞米藝術 (YAMI ART SPACE)
空間位址 │ 台中市西區向上路一段79668
聯繫電話 04-23012252 / 0922-005541
開放時間 10:00-19:00



魏瑋廷 愚者的聖山 – Shift

文 / 劍之舞



“The dark side is about survival. It’s about unleashing your inner power. It glorifies the strength of the individual”

―Darth Zannah



系列作 愚者的聖山

魏瑋廷當時正經歷著生命中一個特別的時刻,生命中出現許多困難的阻礙。在一個契機下,他深入臺灣的大雪山中,山裡面沉靜的氣氛使他能暫時放下那些煩惱,同時不斷地思考。那一段時間他看的都是山中的樹木:枯枝、巨木、木上粗糙的皮質,細緻地長在樹皮上的青苔地衣。他看的是山中的樹,想的卻是山外塵世。於是他開始將自己所經歷過的一切,轉化為山中所見,每一撇一劃孤獨的筆觸,都是在山中沉積而來。其系列作品《愚者的聖山》就是在這樣子的狀況下被完成的。我是這麼理解著的:「愚者」 膽大妄為,無拘無束的人物,往聖山前去,未知吉凶……


原力 the Force

在電影系列作品《星際大戰》中,有一群精通宇宙力量(統稱原力,the Force)的人們,他們在通過訓練與試驗之後,成為絕地武士(Jedi Knight)。這些人擁有高超的戰鬥技巧與高尚的品德,以維持銀河系的光明為任務。整體來說,絕地武士們代表著宇宙之中光明美好的一面,是人人景仰的存在。


魏瑋廷的創作系列《愚者的聖山》無疑是在描繪雄偉渾厚的高山與風倒木(風倒木為受風雨吹襲而自然倒下的木材,一般會放任其與自然融和,直至樹皮脫落,成為能與風雨合而為一的良材)。其強調的是一種與這個世界、宇宙,良好契合的景緻與理想,例如其作《藍嵐》。透過細緻的描繪、局部的柔焦處理與背景,呈現出山、嵐、樹、苔四種自然景觀結合為一的微妙景色。另外一件經典作品《英雄情境》則更是利用高山背後橫然現出的巨木來打造磅薄氣勢,同時點綴粉紅色系來暗示美好且光明的氣息。在我看來,這是一系列試著與宇宙的力量 原力,相互共鳴的作品,也呈現了藝術家在經歷生命中刻苦的試驗之後,在自然界之中找尋到平靜,並隨之沉潛之後的心境。


這個時期,他的作品是圓融且溫暖的。雖然創作的根源仍然是踏上大雪山之前的那些困擾與煩惱,但透過雪山的消化後,那些生命中的崎嶇成為創作中的亮點。山與樹的關係也是在此時確立的,那不斷逼近山頭的大樹或許正意味著每日不斷出現的挑戰與紛擾,然而山頭就是矗立在那兒,不會消失,等著愚者向前邁近。此時的藝術家,彷彿是修成歸來的絕地武士。

黑暗面 the Dark Side

絕地武士的信仰近乎修行僧一般。「A Jedi shall not know anger, nor hatred, nor love」(一名絕地武士,不知憤怒、沒有仇恨,也沒有愛)。這句話隱含著絕地武士為了追求光明時而做的犧牲。末句的「沒有愛」,卻影射著「愛」這份被世人歌頌的情感,其實容易使人陷入黑暗卻不自知。原力的相反即為「黑暗面」(the Dark Side of the Force),是一種追求熱情、力量,與自由的信仰,卻是光明面的相反 黑暗。這無疑是詭譎的,宇宙的光明面沒有愛,黑暗面卻追求自由?或許我們都不是絕地武士,也不是西斯武士(黑暗武士的專有名詞)。我們也都不懂原力,但透過上述的背景故事,我們可以推測,在原力的世界中,和諧其實是一種約束;而奔放的自由,本身可能導致毀滅。


   《星際大戰》中所描述的黑暗與光明,轉為現實生活中的用語,其實就是和諧與自由、寧靜與熱情的對立。以黑暗面來表示,著實可怕;在現實生活中,所謂的黑暗面,僅僅是奔放的熱情與無拘無束對自由的追尋。如同絕地武士的準則那樣,過於和諧與寧靜,最後的結果即為「沒有愛」。轉向黑暗面,則可以獲得熱情與自由,這對藝術家而言無疑是種最大的誘惑,該持續追求經過整頓與修飾後,所呈現出來內心的平靜,或是轉向毫無掩飾的熱情?


Shift 改變

    魏瑋廷的新作,仍然持續著《愚者的聖山》之原始概念 對山的敬畏,對樹木的情緒投射至凡塵俗世間的人際關係。Shift,有改變之意。在創作新作的這段期間,藝術家的生命中發生了許多措手不及,只能硬著頭皮去處理的變故。這些變故不像早先的困境,反而是只要有時間就可以好好處理的雜務,卻需要在極短暫的時間裡壓縮處理;也不像之前那樣,能夠透過進入山中漸漸沉澱、反思,進而映射在作品之內。所以,這些變故只能非常直接地透過畫面呈現出來。相較之前的圓融,這次的作品將如同「西斯武士」(Sith,星際大戰中的黑暗武士,與代表光明的絕地武士是對立面)一般,誠實且直接地將自己的情緒呈現在作品之中,一如西斯守則(Sith Code)所言:Peace is a lie, there is only passion.(平靜是謊言,只有熱情)。

    透過作品直接傳出來的熱烈情緒,我們可以窺知藝術家心中的那位西斯武士 那種面對突如其來手足無措的意外時,所直接反應在畫面上的:自由、熱情、力量、以及成功解決意外後的成就感。這個時期的作品,將呈現未經和諧過的情感,敏感且尖銳地表達創作的核心概念。

超越光明與黑暗的創作

    整體而言,魏瑋廷《愚者的聖山》仍持續地在發展、演進,邁向某一個設定好的終點,亦可認為藝術家本人即那位「愚者」,向著聖山目標不斷地前進,終有一天將會結束。而在結束之前,關於這系列的一切展演,除了不斷地透過藝術創作討論生活,亦經由畫面前後左右不斷地協調與整理,來思考與辨證創作如何影響魏瑋廷,身為一個人類的人生,以及同時身為一位藝術家的生命?觀者能夠欣賞分析的,除了那和諧且完美的畫面,又能否讀出畫面中的激情?光明本身代表和諧,但黑暗所支持的立場其實是對自由的企求。觀者或許無法超越光明與黑暗,但可以如同絕地武士或西斯武士一樣,選擇某一邊支持,用自己的眼光解析藝術家的作品!

2015年11月20日

「五藝男的寶藏」


策展人 張宗元
藝術家 廖本義、張宗元、陳崑鋒、陳明德、白雨
展期 2015/10/24()-11/28()
地點 亞米藝術 (YAMI ART SPACE)
地址 台中市西區向上路一段79668
電話 04-23012252 / 0922-005541
時間 │ 10:00-19:00
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yamiartspace

文 / 張宗元

每個人在其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有自己喜好的收藏,藝術家也一樣。

「五藝男的寶藏」裡,邀請了五位不同領域的男性藝術家,他們不只在生活上有獨特的收藏,也把精心的蒐集的事、物融入於作品之中,這種既收藏又創作的藝術,透過個人的文化底蘊、思想脈絡和各領域的創作技巧,經由熱衷的、長時間的、金錢上的「收藏」行為,衍生出藝術家本身的生命故事。這次的展覽也希望透過藝術家跟「收藏品」的互動,「收藏」和「創作」的對話,最終表現觀眾對於所謂的“珍藏”做一次自我內心的關照。

在「收藏」的世界裡,不同的組合有不同的故事。在這次展覽的作品當中,所要表現的並不只是藝術家們說故事的技巧,最主要的是希望透過各個收藏的角色來傳達與觀眾的互動。還記得小時後最早的收藏,是從事教職的爸爸從工藝教室帶回來的廢料積木。透過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大小不一的木塊所搭成的堡壘,當時的畫面至今還歷歷在目,那是我與忙碌的父親所構築的聖堂,生命中難得的親子互動。有人說,女人滿滿的鞋櫃裡總是少了雙鞋,畫家的顏料箱中也總少了某一色。但是,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個符號,一個自己「收藏」的符號。
 
 
廖本義  野餐│61 x 51cm│攝影│2010
 
廖本義(1952~),一個土生土長的老台中人。老家的三合院在台中西屯的港尾仔(行政區域稱為「港尾里」),2010年3月,因市地重劃被夷為平地。百年的老宅,超過一甲子的回憶,擅長紀實攝影的他,透過相機,完整呈現了拆屋前拆屋後的人文景觀及故鄉的美麗與哀愁。他說:家鄉的記憶是他的寶藏,而攝影照片是他內在心靈感情與外在生活環境激盪的結果。他的作品呈現了一種結合藝術、人文、關懷的真實寫照。

陳明德 │艋舺86 x 61cm│木板、紙、壓克力│2015

前幾個月,我曾策畫「《桃李不言》陳明德+蘇琬婷雙個展」(2015)的展覽,被我戲稱為現代達文西的陳明德(1970~),相對於他對周遭環境超普通、太規律的描述,尋常的平面油畫已經無法滿足他創作的慾望,他敲敲打打,東拼西湊,就是要把他無法表現的“自然”場景給“做”出來,如同實物模型一般,今天,他將要把我們眼中看來極其平凡的風景和事物打造出來,進而納為他的收藏。
陳崑鋒│待續│100 x 338cm│壓克力 畫布│2015
擅長以壓克力、照片拼貼創作的陳崑鋒(1971~),喜歡收藏超合金機器人,作品內容常常在經過刻意壓縮的色相與物象中,呈現出真真假假的光影和虛虛實實的景物。如卡漫裡的定格取景、科幻般的光點亂射,這種類似次文化的敘事手法,在現實的圖像中,出現像卡通機動戰士裡的機械人作為背景或光影,也不足為奇。他創造了一個屬於他自己的虛擬疆域,等待觀眾進入他的異想世界。
白雨│大黑天 │35 x 15cm│絹本水墨、岩繪具、軸裝│2010
我問白雨(1980~),如果我形容他像是七龍珠漫畫裡的龜仙人,如何?他似笑非笑的回答我:我比較希望是比克大魔王。在漫畫裡的龜仙人,武功高強,卻有個愛偷看女生內褲的“惡趣味”;現實中的白雨也是個武術高手,但他不會色瞇瞇的偷看女生,只是他會用傳統的水墨,畫他收藏的情趣玩具—按摩棒。他的夫人閑原(1983~)是這樣形容他的作品:將原本具有實質功能的情趣用品,透過自我解潮的歪想與單一色調的水墨,轉化成只有自己看了會爽的作品,如有爽到他人,那也是種不期而遇的可貴巧合,你情我願,大笑三聲。怎樣,很屌吧!又是一對有趣的藝術家夫婦。
張宗元│轉來我身邊│12 x 35cm│木板、手工橡皮章、腰果漆、壓克力│2015
我(張宗元,1969~),做過廣告,搞過設計,賣過玩具,還半路出家踏進藝術這個圈子,畫的都是從小到大收藏的玩具,尤其是日本怪獸的公仔。數以百計的歌吉拉們,圍繞著整個畫室,沒有特別的意義,只有好玩。有人說:玩,是人類學習的起點。所以,我買玩具,玩玩具,畫玩具,重新學習,認識自己。

五位藝術家,五種不同的收藏,五種不同的技法和五種不同的符號,雖然風格各不相同,但是「收藏」的原點卻是一致:我們花費時間、金錢所得到的,不管有形無形,不僅僅是心中無法割捨的寶物,還是對生命歷史的珍貴「見證」,「五藝男的寶藏」,等您來鑑賞、品味。

2015年8月22日

隱晦的美感-陳明德的尋常風景(二)

作者│陳明德
品名│湖口
尺寸│61x236cm
媒材│油畫、木板
年代│2015年



作者│陳明德
品名│南興橋
尺寸│29 x 48cm
媒材│油畫、木板
年代│2012年
藝術家以水平移動的視角構圖,繪製出平緩的山陵線,以及山腳下略為高低起伏的成排建築,在山陵線之上,則是佔據大半畫面的灰色天空。藝術家以平穩的構圖,以及一致性的色調,在畫面中營造出平靜舒緩,卻又略帶陰鬱的氛圍。

隱晦的美感-陳明德的尋常風景(一)

藝術家陳明德,以細緻寫實的手法,描繪著公路一旁所見的山林景色。畫面中,可見藝術家以深淺有別的綠色調,堆疊出厚實穩重的山丘及樹林,畫面下方則以近三分之一的比例,描繪著灰白的公路及護欄。低平筆直的公路,突顯了一旁山林的宏偉。對藝術家來說,創作是對眼前所見的事物進行簡化與創造,透過自身的創造力,不斷來回探索真實與想像之間的差異,重新詮釋現實世界中的萬物景色。

作者│陳明德
品名│消點
尺寸│44.5 x 68cm
媒材│油畫、木板
年代│2015年
 

作者│陳明德
品名│三義Ⅱ
尺寸│30 x 30cm
媒材│油畫、木板
年代│2015年

繁衍與再生-蘇琬婷筆下的綺麗世界(二)

藝術家蘇琬婷認為,創作就像一場神秘的煉金術,在有限的畫布範圍內,創造無限延展、繁衍再生的視覺空間。蘇琬婷維持了一貫的繽紛色彩,她以粉紅色為底,再以接近紅色系的色調,畫出變形抽象的圖案。配合畫布的不規則造型,畫面變成了有生命的個體,圖案沿著畫布的凸出邊角,不斷向內聚集、迸發,就像宇宙星河的不斷相遇撞擊。蘇琬婷藉由無限延展的繽紛造型,實踐她的藝術煉金術,也再現了生命中的燦爛光景。

作者│蘇琬婷
品名│妙舞蝶姿
尺寸│89 x 105cm
媒材│壓克力顏料、木板
年代│2013年

作者│蘇琬婷
品名│舒瓣彩魟
尺寸│125 X 132cm
媒材│壓克力顏料、木板
年代│2015年
 

繁衍與再生-蘇琬婷筆下的綺麗世界(一)

除了台灣寶島外,還有哪些散布在台灣周圍卻容易被人們所忘卻的迷人島嶼呢? 蘭嶼、基隆嶼、琉球嶼、龜山島、綠島、澎湖等島嶼...我透過空照圖的畫面將它們擷取­下來,觀察他們的造型,並透過想像力並抽象化處理這些島嶼們的視覺造形語彙,以美感化­的文化意涵來連結回應這塊滋潤我們所生長的土地,在心靈色彩與趣味造形的交錯縱橫間相­互形成彼此流動性的思緒美感,讓作品樣貌在想像無限及自由的宇宙觀下呈現出台灣在地神­秘性的原生能量及亞熱帶氣候的綺麗色彩。

作者│蘇琬婷
品名│夜姬美人(綠島)
尺寸│120 x 87cm
媒材│壓克力顏料、木板
年代│2012年


作者│蘇琬婷
品名│鐵砲百合彭佳嶼
尺寸│101 x 86cm
媒材│壓克力顏料、木板
年代│2012年
 

《典藏今藝術No.275/2015.08》SNG 展覽直擊


《典藏今藝術No.275/2015.08》SNG 展覽直擊 報導刊載

文 / 陳冠帆

亞米藝術展出陳明德、蘇琬婷近年作品,分別展示於二樓層展間。走入門口將會看到用色大膽、如金燦燦新宇宙般的蘇琬婷壓克力畫作,她特意製作形狀扭曲、不規則的木板,再以鮮豔飽滿的色系作為主色調,在有限繪畫空間裡繪製抽象圖塊或線條,從畫面中心向外擴展、繁衍,彷彿宇宙生物不斷游移生長。讓粉紅、妍紫、寶藍、鮮黃等色系在畫布裡相互撞擊,呈現一個自然有機結構的生命力。

而陳明德的油畫作品則是全然不同的另一番風景。他以寫實筆法表現公路旅行所見之景,包含公路護欄、樹林或水田,雖然是一撇即逝的動態景觀,他卻以細心入微的方式觀察和描繪,在意念上結合真實卻也經過主觀選擇,公路的灰白色系、中南部樓仔厝的灰矇矇後陽台,對比樹林的青翠茂盛或田野壯闊,將台灣常態風景化為一種人文想像的幻境。

《桃李不言》陳明德、蘇琬婷雙個展

策展人/張宗元

陳明德叫我不要寫太理論的東西,他不喜歡,我也不喜歡。所以,這不是篇短評,只是隨筆。

2014年,在《慢風景-陳明德2014個展》裡,我收了一張陳明德的油畫。畫不大,10號左右,內容是台灣隨處可見的尋常風景。天空佔了畫面的一半,接著是1/8的山,1/8的房子,1/8已經收割的稻田和1/8的馬路。很普通,很安靜。

平凡的主題,透過厚實打底,薄塗堆疊和細碎重複的筆觸,整個"物件",寧靜卻有力量。物件?沒錯,從繃畫布到打底,連畫框也是他自己做的。觸感細緻,不扎手,很紮實,有份量。還有還有,畫的背面有張紙條,詳細記載著創作的年份、畫布的成分和使用的工具材料(很像博物館典藏的編碼資料) 。

該怎麼來形容上述的創作行為呢?是龜毛!

『我的創作動機,是人為的,但創作的過程,卻是自然的。』
他時時享受作畫時的孤獨,享受打底時的煩躁,享受鋸框時的粉塵瀰漫,只因為:

『人造比自然困難太多了!所以要快樂享受!』

在他眼裡,人造的房子蓋完,經過風吹雨打,牆壁"自然"就會老舊,慢慢的斑駁掉色;金黃色的稻田收割後,"自然"就會看見一片光禿禿、灰褐色的空地;因為澎湖的風很大,所以電線杆就會"自然"的被吹歪一邊。因為人造的比自然生成的困難太多,所以他畫生鏽的鐵皮屋、整理後的空地、歪斜的路標。在他的作品裡找不到人,因為他只畫人在生活後所留下的痕跡,"自然"的人造風景。


就因為太普通,太規律,太自然,像是小學生的函數填空:天空→樹林→房子→馬路→天空→樹林→(    )→馬路。我們應該可以很輕易的把"房子"填在空格裡,可是卻說不出他畫中那排建築的地點是在哪裡?而那片蔥鬱的樹林又是在哪兒?這種似曾相似的感覺像是一種符號,擴散的符號,跟我家後面新建案的文宣一樣,『有意境,無界限』。

"True beauty is not made,it is born naturally。 " --- Sori Yanagi (柳宗理)

用日本工業設計大師的話來形容陳明德的畫好像有點奇怪、矛盾,但以他的創作歷程來說,卻是自然不過了。他不只是畫家還是個工匠,一個什麼都想做的現代達文西。

如果說陳明德的畫是一種寧靜的、洗腦式的境界,那他老婆蘇琬婷的畫就像是燃燒的小宇宙。

"燃燒吧!我心中的小宇宙!"這是卡通聖鬥士星矢裡的經典名言。

勇敢、熱情、明亮的星矢,燃燒自己的小宇宙,守護了雅典娜與好友,打敗了暗黑冥王,這種類似童話般、卡漫式的故事情節常常出現在她的作品中;只不過在畫面上,你完全看不到英雄或公主的具體形象,因為所有的形體都一個個回歸到細胞般的單一個體,或自體無限放大,或完全扭曲變形,既像擁抱又似鬥爭,是自然科學雜誌裡,那種宇宙大爆炸後的精彩畫面。這種絢爛與驚艷,是生命的起源,是作畫的純粹。

琬婷用的顏色很大膽,不管無機有機的顏色她都用,畫室裡滿滿的壓克力顏料,螢光金蔥也比比皆是。像是剛學畫的小孩,拿起筆來,什麼顏色都好,什麼地方都塗,是童趣,是純真。如同陳明德所說:

『作畫呢,我是無色不調,而她是無調色。』

我曾經問她:以這種類似原生、細胞、血管、神經般的圖樣作畫,明明是可以做無限放大的,為甚麼要在有限的畫框或刻意製作的造型邊框下完成?

『我想在有限的情況下做無限的擴張來完成作品,就如同我們的身體,雖然是被限制在"人"的軀殼中,卻可以完成無限的可能。』

『畫布對我來說只是個介面,時而有意識時而無意識,一筆一筆慢慢的畫,直到我認為夠了。』

一個是簡單自然卻情感外放;一個是熱情澎湃卻自我收斂。真是有趣的組合啊!這對畫家夫妻。

一如前文所說,我不想對陳明德或蘇琬婷的作品加諸太多的個人情感或批判。好比『不解釋』一詞,經常出現在我好友在Facebook上貼圖時的標題,既然圖像都看到了,用心體會就行,又何必強加註釋呢?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展覽日期7 / 10() – 8 / 30()
開幕茶會7 / 18() 下午三點
展覽地點亞米藝術(YAMI ART SPACE)
展覽地址台中市西區向上路一段79668
開放時間10:00-19:00 (週一休館)
聯絡電話04-23012252 ; 0922-005541

《Tabel Zoo》劉哲榮的桌上動物園

台灣戶曉皆知的動物明星林旺阿河派屈克、黑麻吉、一郎君、黑糖與父子檔團團與圓仔等,各個化身為古希臘及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大師雕塑作品劉哲榮2015年全新創作《Tabel Zoo利用幽默風趣的手法,除了向雕塑大師致敬,並重新探討眾人追捧動物明星的熱潮過後,是否能像雕塑大師刻刀下帶給世人源遠長流的省思。
 
劉哲榮  沉思者  10 x 17 x 28cm  銅雕  2015
 
劉哲榮  擲鐵餅者  18 x 8 x 27cm   銅雕  2015
劉哲榮  赫耳墨斯和小酒神  20 x 15 x 30cm  銅雕  2015
 
 
劉哲榮  大衛像  16 x 22 x 40cm  銅雕  2015
劉哲榮  米羅的維納斯  15 x 16 x 30cm  銅雕  2015
劉哲榮  垂死的奴隸  12 x 10 x 13cm  銅雕 2015
劉哲榮  勝利女神  15 x 12 x 20cm  銅雕  2015

姿影萬千-彭光均的柔媚率性

 


藝術家
彭光均
作品名稱
尺寸
83x28x70
媒材
銅雕 上色 琉璃  3/10
創作年份
2006



1961年生於新竹縣竹東,1990年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1992年獲「第四屆台北縣美展」雕塑類第一名、「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雕塑類」第一名,1994年獲「台北市美展雕塑類」首獎,為活躍的台灣中生代雕塑家。彭光均的近期的人物塑像,以寫實的人體做為抒發,優雅的體態和內斂的表情,展露出少女動人的神韻,她們有的自信驕傲,有的沉靜穩重,有的裸身、有的穿著摩登、有的飄逸、有的動感,不同的形貌都有其靈動之處,各有其動人的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