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0日

汲色人-葉銘個展

 

文 / 劉士楷

色彩是甘泉、是美味,可以讓人快樂,讓人活起來。
                                                                                                                          -畢卡索

年輕時偶爾讀了夏宇的詩集,在一段文字中她這麼描述,「塞尚畫靜物-那些水果充滿了取捨決定。」當時自己熱愛的是文學,卻沒想到多年後藝術卻變成了自己主要的工作。五年前因為光之藝廊的第一屆徵件比賽,當我有機會接觸到葉銘的作品的時候,我想起了多年前讀到的這一句話,那種文字與圖像的同時共鳴,足以讓我心震顫不已。從那個時候起,與葉銘以及其畫作的接觸,是我一段印象深刻的發現之旅。

「取捨決定」這件事情上,在大千世界當中,葉銘究竟汲取了什麼當作他畫布上的色彩,這些汲取對於他而言又有何意義?從這些年的觀察來看,我可以談談我看到的三個變化。首先,原本看似直覺性的表達,變成了結構化的表達,在早期葉銘的人物畫中,我們總能看到非常多類似照片般的擷取片段,那些像是電影裡視覺暫留的一幕幕,你幾乎無法理解他們的前因後果,當時的葉銘只是忠於本意的將之記錄下來。但是到了2012年左右,葉銘有機會隨家人到日本旅遊,他卻可以在回國之後,將他感受的各種片段風景,用他自己的方式組合成特定的畫面,比如在「黃昏的稻草人」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那些稻田、房舍、竹架上的蔬菜以及田中的稻草人們,那是一種「意義」的構成,另外還有如同「烤米棒」那些人物的動作與表情,都是經過精心安置的,從這個起點開始,葉銘真正是創造了一些事物。

黃昏的稻草人_油畫、畫布_131x162cm_2013

再者,幽默感與同理心。我經常反覆的看著葉銘作品的創作,對於他思考的方式以及對於世界的見解感到震撼,「天使之家」裡面展開著翅膀,優雅跳著芭蕾舞的男男女女,「鬥牛」裡面專注的鬥牛士卻面對著一隻悠閒的在身旁散步的可愛小乳牛,仰或是「呼呼大睡」中人與狗仰著天,排成一列躺在床上睡得不省人事的愜意。看著這些作品,總讓我不由得會心一笑,這正證明了葉銘有顆非常柔軟的心,以及善於開玩笑的個性。在他的創作中,看不見負面的憂傷情緒、看不見暴力、爭執或者是自我認同的困境。取而代之的,是一派自然的輕鬆,無論在他的生活或他的畫作當中,都是那麼的悠然自得。

鬥牛_油畫、畫布_130.0 × 97.0 cm_2013
 
最後,回到作者本身,對葉銘而言,繪畫是一種解放自身的行為。據葉銘媽媽說,葉銘曾經在一段時間中,希望找到一本已經絕版的畫冊,可是市面上似乎早已找不到這本書,但是葉銘的堅持讓媽媽束手無策,只好讓葉銘將這件事用繪畫來做一個完結,就在葉銘完成了作品之後,似乎讓這整件事就這樣淡化了下來,由此可見,繪畫除了作為表達的工具之外,它也是一種自我滿足的過程。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這是出自於電影「一代宗師」裡的一句話,葉銘的創作,在這幾年當中,已經從一個「再現」事物的工具,轉而成為一種呈現思維的方式,這每一個畫面裡面,都有一個個關於葉銘的,深刻動人的故事在其中,這些都是葉銘念念不忘的一些東西,我們有幸,可以看到這些葉銘經過了「取捨決定」之後,所汲取關乎世間的色彩,而這些,相信也能夠透過畫筆與顏料,產生出諸多的迴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