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5日

當期展覽 : 【假如,我是真的!?】劉哲榮個展


Cosplay系列主要所呈現的
是動物在扮演眾人皆知的次文化(卡通)造型人物
將原本的外皮樣貌剝離
只剩肉身肌肉的方式呈現
穿上卡通造型的外衣
其本質都已退去
去迎合外界所認同
或是扮演這樣的角色去獲取最大的利益

 
山寨十二宮 – 鼠 Cosplay
The 12 Chinese horoscope imitation / Rat
銅雕 Bronze
27 x 33 x 44cm
2011
edition / 8
 
山寨十二宮 - 牛 Cosplay
Chinese horoscope imitation / Ox
銅雕 Bronze
35 x 62 x 80cm
2011年
Edition / 8
 
山寨十二宮 - 虎 Cosplay
Chinese horoscope imitation / Tiger
銅雕 Bronze
40 x 48 x 58cm
2011年
Edition / 8
 
山寨十二宮 – 兔 Cosplay
Chinese horoscope imitation / Rabbit
銅雕 Bronze
36 x 24 x 51cm
2011年
Edition / 8
 
山寨十二宮 – 龍 Cosplay
Chinese horoscope imitation / Dragon
銅雕 Bronze
38 x 55 x 62cm
2012年
Edition / 8

山寨十二宮 – 蛇 Cosplay
Chinese horoscope imitation / Snake
銅雕 Bronze
26 x 42 x 52cm
2014年
Edition / 8
 
山寨十二宮 – 馬 Cosplay
Chinese horoscope imitation / Horse
銅雕 Bronze
68 x 28 x 70cm
2014年
Edition / 8

山寨十二宮 – 羊 Cosplay
Chinese horoscope imitation / Goat
銅雕 Bronze
48 x 42 x 66cm
2014年
Edition / 8

山寨十二宮 – 猴 Cosplay
Chinese horoscope imitation / Monkey
銅雕 Bronze
40 x 50 x 55cm
2014年
Edition / 8

山寨十二宮 – 雞 Cosplay
Chinese horoscope imitation / Rooster
銅雕 Bronze
30 x 40 x 44cm
2014年
Edition / 8

山寨十二宮 – 狗 Cosplay
Chinese horoscope imitation / Dog
銅雕 Bronze
36 x 40 x 60cm
2014年
Edition / 8

山寨十二宮 – 豬 Cosplay
Chinese horoscope imitation / Pig
銅雕 Bronze
40 x 38 x 66cm
2014年
Edition / 8
 
※展覽日期 \ 2014 / 12 / 6(六) – 2015 / 1 / 11(日)
※展覽地點 \ 亞米藝術 (YAMI ART SPACE)
※展覽地址 \ 台中市西區向上路一段79巷66弄8號
※開放時間 \ 10:00-19:00 (週一休館)
※聯絡電話 \ 04-23012252 ; 0922-005541
※電子信箱 \ yami.art2011@gmail.com

【假如,我是真的!?】劉哲榮個展 開幕茶會


2014年11月14日

【假如,我是真的!?】劉哲榮個展



展覽日期 \ 2014 / 12 / 6() – 2015 / 1 / 11()
開幕茶會 \ 2014 / 12 / 6() 3:00pm
展覽地點 \ 亞米藝術(YAMI ART SPACE) 
展覽地址 \ 台中市西區向上路一段79668
開放時間 \ 10:00-19:00 (週一休館)
聯絡電話 \ 04-23012252 ; 0922-005541


/ 劉耀中

 那天,坐在桌子另一頭的人,對於大眾而言是藝術家劉哲榮。對於我,一部分而言,是的。但或許更多的部分是朋友,或者是一個跟你我依樣辛勤在社會中運轉的「人」,如此而已。我並沒有試圖想要進行「訪問」,因此,接下來我並不會直接向諸位闡述藝術家的創作理念。反之,我將試圖由當天的「閒談」出發,通過我個人的經驗再次向諸位閒談。
 
劉哲榮的作品是非常直接的,看著這些去皮的動物披上流行文化中的其他動物符號,成為他者。注視著這些作品,與其說是象徵死亡的標本館,也許,更像是去了一趟迪士尼樂園所遇到的偶像米老鼠、唐老鴨、史迪奇或巴斯光年。我們並不會在第一時間認知到那在厚重的服裝之下,是一個個全身充滿汗水的人。並不像同人扮裝那樣出於對角色的喜愛,這樣的扮裝是一份工作,為了生活娛樂他人的現實。但如此的現實所乘載的意義卻是相對虛幻,代表著身為個人並不比偶像符號來的重要,無法引起我們更多關注。偶像的片面化、概念化成就其理想性格,讓人更容易抓住特質進而將生活中多餘的力氣投入關注,這樣的偶像不曾活過,也因此不會死去。但換個角度,人事實上也代表了一種概念,通常被描述成無法化約,因其完整而顯得高貴。於是當我們試圖開啟一段追求的時候,總是從一種模糊卻令人感到神聖的感覺,逐漸形塑出一個清晰的輪廓。幾經挫折後,我們學會了用一個簡單的概念去包裝另一個模糊的理念。

再說另一個追尋理念的範例,出自著名漫畫聖鬥士星矢─冥界篇:「雅、雅典娜,可是這一次已經」星矢身受重傷,在寒冰地獄中殘喘著,守護正義、維護和平的信念似乎即將化為泡影。無奈在心中吶喊著:「我、我們已經用盡了全力現在已經是一無所有了」面對未完成的志願,星矢如風中之燭,即將燃燒殆盡。但此時雅典娜溫柔的聲音傳入了星矢的心中:「你在說什麼傻話?星矢你們才不是一無所有呢!你們不是還有生命嗎?」
聖鬥士披上象徵不同星座(動物)的聖衣,為雅典娜(理念)而戰。正義、和平是什麼?(藝術是什麼)事實上並沒有經過嚴謹的辯證與定義。但理念總是不斷的要求獻祭,我們要不追尋理念持續燃燒小宇宙,要不就選擇被棄,成為另一種存在。
展覽「假如,我是真的?」劉哲榮提出這樣的疑問。那麼我想說,無論虛實如何都是真的。重要的是去了皮才痛啊!穿了別人的衣服更痛。與超級英雄們不同,筋肉老鼠成了皮卡丘仍然無法使出十萬伏特的絕招。不是本質上的改變或者融合,而僅僅是單純視覺的欺瞞,像個身心俱疲的人硬是要戳著自己的傷口,然後哈哈兩聲,因為我還活著

2014年10月11日

《逝去 / 還剩下什麼》 蕭北辰作品展

 
展覽日期 \ 2014 / 10 / 10(五) – 11 / 16(日)
展覽地點 \ 亞米藝術 (YAMI ART SPACE)
展覽地址 \ 台中市西區向上路一段79巷66弄8號
開放時間 \ 10:00-19:00 (週一休館)
聯絡電話 \ 04-23012252 ; 0922-005541
 
蕭北辰使用白臘與複合媒材作為他創作的主要媒材,創作了一系列朦朧、浪漫而充滿溫柔美感的作品,令人印象深刻。而近年來,蕭北辰嘗試用環氧樹脂與壓克力彩的混用,展開他全新的創作語言及美感型式。

在這些新舊不同的藝術形式語言中,某一種因為失焦而產生的記憶畫面,似乎共同的存在於藝術家的觀點中;早期一貫以綜合媒材結合白蠟的模糊性,展現他多年來對於曖昧的視覺影像的迷戀。2003-2006年間創作主題包含了花朵、新生兒的圖像,在紀錄創作者個人生命變化的同時,也象徵著以蠟封存不復重返的成長瞬間。2006-2010年工作室景系列(Studio Landscape)可以看到藝術家觀察都會中錯落雜亂的建築,用一種溫柔的生活態度,重新詮釋了居住空間那種壓迫、壅擠甚至讓人感到不安的感受,反而呈現出暈染的情感與流動的線條,凝結了不同層次的空間與時間的對話。
影像2002-3  62 x 62 cm  油彩、白蠟、鉛筆、乳膠漆、木板
 
工作室景 2006-10   40 x 80cm  油彩、白蠟、蠟筆影像轉印、乳膠漆、木板
 
工作室景 2008-8   40 x 80cm  油彩、白蠟、蠟筆影像轉印、乳膠漆、木板
 
2010年開始,出現了一系列失焦而閃逝的影像,如同在快速行駛的列車上,透過玻璃窺見的窗外風景。藝術家利用新的素材環氧樹脂(epoxy)與顏料的層層刷塗,蕭北辰創造出一個封存在透明塊體中的風景,然而穿透無阻的視線所觸及的卻是模糊失焦的景緻,似在暗示著我們,在透亮的環氧樹脂包覆下,原本再平常不過的風景,竟產生了莫名的疏離感,就如同一個被玻璃窗隔絕而無法觸及的虛幻異境。這不禁令觀賞者產生疑惑,視覺所見的模糊影像,與認知中應該看到的清晰風景,兩種真實在藝術家的作品中產生了衝突的矛盾。
 

景2013-21  40 x 80cm  環氧樹脂、壓克力顏料、乳膠漆、木板
 
景2013-19  80 x 100cm  環氧樹脂、壓克力顏料、乳膠漆、木板
 
景2014-2  44 x 60cm  環氧樹脂、壓克力顏料、乳膠漆、木板
 
蕭北辰期待能透過作品表達某種曖昧而不清晰的意象與記憶,這一切看似隱晦而不易見的模糊,似是快速閃逝的景物。環氧樹脂層層覆蓋將景物「封存」於其中,時而將壓克力顏料塗抹於樹脂上,時而將其溶於樹脂中。藉由其特性,圖樣可從下層透出,展現了豐富的層次感。配上偶有幾筆之蠟筆線條與恰到好處的色調和構圖,利用堆疊出的影像空間,延展他的創作語言及美感型式。

2014年8月22日

【氣˙象】謝牧岐創作經歷

 
謝 牧 岐  Hsieh Mu-Chi
 
1981年    出生於台灣,目前專職藝術創作。
2009年    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 油畫組。

【個展】
2014年    山支寫生 Give me a hand / E slite ART STUDIO,誠品信義店,台北
                畫心Center of the screen / CAFESHOWROOM,台北
2013年    山 / 海馬迴光畫廊,台南
2012年    山道寫生 / 兵乓藝術工作站,台北
2011年    BACK TO THE JUNIOR / 非常廟藝文空間,台北
2009年    愛畫才會贏 / 鳳甲美術館,台北
2009年    M & P- 2009謝牧岐個展 / 也趣藝廊,台北
2006年    一個交錯而過的視線-沒有起始的地方/ 也趣藝廊,台北

【聯展】
2014年    氣.象 / 亞米藝術,台中
                嫩天堂2.0 / In art加力畫廊,台南
                跟著我的節奏 / 博藝畫廊,台北
                跨域-臺灣. 澳門交藝術流展 / 當代一畫廊,台北
                MOCA VIDEO當代影像聚場徵件展 / MOCA Taipei,台北
2013年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新人推薦特區
                想像的平台─未來的幻景 / 索卡藝術中心,台南
                餐桌上的未來─家與藝術家 / 關渡美術館,台北
                標新.立異:典藏青年藝術家作品展 / 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
2012年    圓環藝勢力 / 藝術創作櫥窗當代藝術家開幕首展 ,台北
                心動 / 台北當代藝術館 ,台北
                o度平面 / 南海藝廊,台北
                曖昧的存在Ambiguous Being / Kav16 gallery,台拉維夫 tamtamART,柏林
                 鳳甲美術館,台北
2011年    搞空間 Creating Spaces VT五週年特展 / 非常廟藝文空間,台北   
                塵埃重擊 / 一畫廊,台北
                活彈藥 / 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
2010年    從沒離開過Never leave / 南海藝廊,台北
                影像世代的繪畫衝動--學院現象瞥見 / 策展人:林平,二十號倉庫,台中
                台灣當代藝術論壇雙年展 / 台北
                粉樂町—台北東區當代藝術展 / 台北
                後青春 / 國立台灣美術館, 關渡美術館,台北.台中
                人造人 / 一畫廊,台北
2009年    台灣藝術新世代 / 上海美術館,北京今日美術館 ,上海.北京
                萬花筒 KALEIDOSCOPE / 小畫廊, 高雄
                派樂地 / 台北當代館,台北
                萬德秀 外掛錄像展 / 加力畫廊,台南
                非常頻道 / 台灣新藝,台南
                21世紀少年 游牧坐標 / 關渡美術館,台北

【典藏】
2013年    山脈迷彩 / 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台灣
2010年    牧岐與繪畫合作計劃 / 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台灣
2006年    現況已停止運轉 / 港區藝術中心,台中,台灣
2003年  屬於它 / 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

【獲獎】
2013年    「MADE IN TAIWAN」MIT新人特區
2012年    「高雄獎複合媒材 入選」
2009年    「世安美學獎 造型藝術」
2007年    「桃源美術獎」
2006年    「臺北美術獎」
2005年    「新貌平面繪畫」首獎
 
謝牧岐  山脈寫生  120x120cm 壓克力顏料.畫布  2013年
 
當繪者再作畫時,手持畫筆控制著繪畫的痕跡,大至畫面氛圍,小至筆觸的粗細,可以說完成的繪畫作品,是經歷過一連串的控制與修正而產生的圖像,而這個控制也包含了繪畫技巧、作者的意志於其中。然而,再此次山系列的作品,是藉由不同的控制方式衍生出面對繪者與對象物的關係。
 
於《山道與山脈寫生》的作品中我把控制畫筆這件事,轉化成另一種面對自然山景的方式。於山道寫生是讓參與者坐於行徑的車上素描風景,車輛於山道間以一定的速度前進,讓繪者暴露於一個不安穩的繪畫狀態,越是想要控制,越無法達成,寫生變成一個刻意製造的失控,寫什麼生變成了這運動過程的痕跡。此外,再進一步是拋棄畫筆的,透過車子於山道行駛的過程中,讓顏料隨著車輛行進在山間而滴流在引擎蓋的畫布上,這更是直接的車輛與顏料滴留的運動。
謝牧岐   山脈寫生026-迷彩山    60x60cm   壓克力顏料.畫布   2014年
 
其二的山脈寫生,並非是於現場寫生,而是透過描繪自然山景的影像投影,再依照投影的光線,對山的形象進行描繪與再造,山脈的肌理如同一片扁平的皺折,透過機具產生的光線產生的繪畫痕跡。因此畫面中,出現大量細碎的筆觸,勾勒還原山脈的輪廓,然而這個控制是基於光的投影後,繪者須用多少的筆觸還原光線的深淺。在還原的同時提供了一個創作者的視點,因此在畫面之中,我沒要去刻劃敘事的場景,而是去刻劃光的痕跡,而山形也變成了圖像資訊的組合。誠如上述兩種寫生提供了不同的距離與控制的痕跡,於沒入山林與遠觀山脈的幻影,提供一種當代的看待寫生方式,
 
有時自問當面對一片美麗山景時 ,是會拿起相機拍下美景,還是靜靜的融入當下?在這猶豫的片刻,並非是苦惱要做出哪種回應,而是感受到當對象物是無法被掌握的巨大,這樣無法被掌握的感受,同樣也延伸到我對於繪畫這件事情上,因為過往的繪畫經驗總是希望在繪畫過程中靠直覺,能達到出奇不意的畫面效果,但並非每次都能如願,這也陷入了當自己學會如何表現與控制畫筆時,卻不想採取這樣的路徑去走,而當想要去控制它時,卻並非是自己想要的,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去與它相處,這的確是繪畫過程中迷人之處。而我也在這樣的拉扯下去完成一件又一件的繪畫作品。
 謝牧岐   山脈寫生08  55x30cm    壓克力顏料.畫布    2013年
 


2014年8月21日

【氣˙象】賴昱成創作經歷


賴 昱 成   Lai Yu-Cheng

1981年    出生於台灣
2006年    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

【展覽】
2014年    氣.象 聯展 / 亞米藝術,台灣,台中
2014年    花花之道| 賴昱成 / 大漢藝術空間,台灣,三義
2013年    花花之道 賴昱成個展 / 八大畫廊,中國, 上海
2012年    花花斑馬經典展| 賴昱成 / 大漢藝術空間,台灣,三義
2012年    足跡。延續-八大畫廊上海莫干山新空間開幕展 / 八大畫廊,中國, 上海
2012年    花花斑馬-星球尋幽 賴昱成個展 / 八大畫廊,中國,上海
2012年    花花斑馬 賴昱成個展 / 禾果當代藝廊,上海
2011年    花花斑馬-通天蓋世 賴昱成個展 / 八大畫廊,中國,北京,上海
2010年    繽紛多路正在進行中的現代藝術 聯展 / 家畫廊,台灣,台北
2009年    花花斑馬 賴昱成個展 / 布查當代藝術空間,台灣,台北
2008年    靡幻世代 賴昱成個展 / 布查當代藝術空間,台灣,台北
2008年    第二種視野 聯展 / 國立台灣美術館,台灣,台中
2006年    不斷定位中的自畫像 賴昱成個展 / 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南北畫廊,台灣,台北
2005年    世安藝術創作獎─造型藝術類

【博覽會】
2013年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 台灣,台北
2012年    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 台灣,台北
2012年    藝術北京.經典藝術博覽會 / 中國,北京

【典藏】
2009年    國立陽明大學典藏
2006年    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

賴昱成   花花之道- 光石no.4   29.3 x 163.3cm   油彩 畫布  2014


賴昱成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班,在台灣上海北京多次展出 ,屢屢得到廣大的迴響與支持 。「花花之道」是繼「花花斑馬」後的力新作品,作品內容探討華麗保護色背後的真實感受,表達現代人的處境與隱憂及自我投射的形象,以東方的文本反映當今社會現況,為現代人與環境之間成為發人省思的媒介。

賴昱成表示:「我們在特定時間看見的,是一個動態平衡的世界,物質隨時在合成與分解。生物體內元素與能量的流轉,帶來細胞的新生與衰亡;在染色體合成時逢機發生的一個基 因突變,可能來自一個化學鍵的斷裂或接合,這樣的錯誤可能被即時改正,或是被保留下來形成新的個體特徵,一旦此特徵對生物的影響夠顯著,環境又同時轉變為 獨特而無害的穩定狀態,漸漸地,一個前所未有的新物種可能就此產生。」

由於對未知事物的好奇與恐懼,人們從事科學研究,並依循自然法則發展技術來提高人類的生活品質;群居的我們,加乘人類對地球的影響,大量利用環境與其他生 物提供的資源,同時排除屬於競爭關係的對象;而人類對環境造成的改變,間接讓發生在人類身上的天擇,轉變為對其他物種的人擇。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人類膨大了對科技的期許與信心,道稱只要憑藉未來的科技,就可以解決所有污染與糧食的問題。進而影響土地、空氣與存在於同一個時空的其他生物個體。動植物因環境的變化,為了生存演變自我狀態,最後環境也終將改變人類。

 
賴昱成   花花之道-意念永恆風景   140 x 140cm   油彩 畫布  2013
 
賴昱成   花花之道- 光石no.5    32.5 x 120.2cm   油彩 畫布  2014
 
賴昱成  花花之道-光石no.2  100 x 100cm  油彩 畫布 2014

賴昱成   花花之道- 光石no.3   100 x 80cm  油彩 畫布 2014
 

【氣˙象】黃柏皓創作經歷

 
黃 柏 皓    Huang Bo-Hao
 
1981年    出生於台灣台北
2006年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班畢業
                現就讀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博士班,專職藝術創作工作
 
【個展】
2013年    Nothing is Something-黃柏皓個展 / 伊通公園,台北
2012年    黃柏皓書寫個展 / 巴黎西帖藝術中心,巴黎
2010年    [時‧常]-黃柏皓創作個展 / 布查國際當代藝術空間,台北
2008年    [須彌芥子] 黃柏皓個展 / 布查國際當代藝術空間,台北
2006年    黃柏皓創作個展─簡 淡 空 白 / 南北畫廊,台北
 
【聯展】
2014年    氣.象 / 亞米藝術,台中
                來我家吧 / 台南321藝術聚落,台南
                跟著我的節奏 / 博藝畫廊,台北
2013年    第四紀-更替與新生 / 北京中央美院,北京
2011年    風泉滿清聽 / 華山藝文中心,台北
2009年    [彷彿] 黃柏皓.何信旺 / 布查國際當代藝術空間,台北
2008年    七年級生線條主義 / 杜邦當代藝術空間,苗栗
2007年    藝門好傑 / 關渡美術館,台北
2006年    軌跡大化─解碼筆墨新次元 / 關渡美術館,台北
 
【得獎經歷】
2001年    第三屆NOKIA亞太藝術獎台灣區,第一名
2002年    第30屆全國青年寫生比賽,第一名
第24、25、28、35屆光華獅子會寫生比賽,第一名
2004、2005年 作品[行草書]、[行草春夜宴桃李園序]、[社會凋塑]行政院文建會青年藝術典藏
2006年    第十二屆國際版畫及素描雙年展
2006年    第七屆全國書法春秋大賽,第一名
2006年    桃源創作獎,優選
2006年    張心龍創作獎,第一名
2009年    作品[小宇宙系列-龐克頭8]  國立台灣美術館青年藝術家作品典藏
2011年    獲選第12屆視覺藝術人才出國駐村及交流計畫(巴黎西帖藝術村)
2013年    作品[無題]、[小宇宙系列十二]、[小宇宙系列-龐克頭9]  藝術銀行收藏
2014年    作品[無題2009]、[無題2013]、[小宇宙系列-龐克頭10]  藝術銀行收藏
 
黃柏皓   無題    64 x 240cm      水墨 宣紙   2014年
 
今日,人類在高速創造資訊生產知識的同時也逐漸淡化了自我的體驗與感受。因為新的往往很快就變成老生常談,隨之而來的是一成不變的無聊。在這個意義上,自己寧願回到傳統,發掘藝術和人類心靈中那些永恆的本質。
 
在我繪畫的過程中,我感覺到當現實物像逐漸承受時間的流逝與空間的轉變,亦於作畫過程中在不同的時間進行點線的書寫,讓時間變化融入點線虛實變化之中,使靜態的畫面體現出一種流動感和生命的氣象。
 
每一個筆觸的形狀,或是在手工製作過程當下的動作,看似簡單的,但這些簡單的動作對於整個作品的構成,卻是必須由繁瑣堆積這些簡單而產生,其既是對於一種生命狀態的表現,也是日常生活中重複瑣碎感的再現。
 
創作作品中,我將感性材料減少到最低的限度,簡化對物像的描述,以筆法提高作品的書寫性,利用水墨可以說是在繪畫中,最單純、最簡單、最感性的物質材料,弱化畫中被描寫的物像。對於水墨創作而言,並非因物像的單純化而顯出畫面的貧乏,事實上正好相反,而是透過筆墨,簡化視覺經驗,觀者可以專注於筆墨結構的嚴謹和力度,及筆墨自身豐厚的精神深度和文化深度。
 
黃柏皓   無題    112 x 112cm     水墨 宣紙   2014年
 
黃柏皓   無題    60 x 60cm x2件  水墨 宣紙   2014年
 

黃柏皓   無題   52.5 x 69.5cm   水墨 宣紙   2014年

2014年8月6日

【氣・​象】賴昱成 黃柏皓 謝牧岐三人聯展



展覽日期 \ 2014 / 8 / 23() 9 / 27()
開幕茶會 \ 2014 /8 / 23()  pm300
展覽地點 \ 亞米藝術(YAMI ART SPACE)  台中市西區向上路一段79668
開放時間 \ 10:00-19:00 (週日休館)
聯絡電話 \ 04-23012252 ; 0922-005541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距離,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下變的緊密且密不可分,科技文明的快速發展使得龐大的資訊每天不斷的湧入你我的生活,一點一滴地侵蝕並消耗我們的心靈。【氣˙象】一展是三位同為1981年出生的台灣當代新銳藝術家賴昱成、謝牧岐、黃柏皓,藉由三位藝術家自身的角度,沉澱並觀照自我內心,在生命歷程中體驗覺知、純真及信念,在不斷的探索中精進,淬鍊自我,以達到外在的形體(行為)

賴昱成作品內容主要探討華麗保護色背後的真實感受,表達現代人的處境與隱憂及自我投射的形象,以東方的文本反映當今社會現況,為現代人與環境之間成為發人省思的媒介。由於對未知事物的好奇與恐懼,人們從事科學研究,並依循自然法則發展技術來提高人類的生活品質;群居的我們,加乘人類對地球的影響,大量利用環境與其他生物提供的資源,同時排除屬於競爭關係的對象;而人類對環境造成的改變,間接讓發生在人類身上的天擇,轉變為對其他物種的人擇。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人類膨大了對科技的期許與信心,堅信只要憑藉未來的科技,就可以解決所有污染與糧食的問題。進而影響土地、空氣與存在於同一個時空的其他生物個體。動植物因環境的變化,為了生存演變自我狀態,最後環境也終將改變人類。

謝牧岐的山脈寫生,並非是於現場寫生,而是透過描繪自然山景的影像投影,再依照投影的光線,對山的形象進行描繪與再造,山脈的肌理如同一片扁平的皺折,透過機具產生的光線產生的繪畫痕跡。因此畫面中,出現大量細碎的筆觸,勾勒還原山脈的輪廓,然而這個控制是基於光的投影後,繪者須用多少的筆觸還原光線的深淺。在還原的同時提供了一個創作者的視點,因此在畫面之中,沒要去刻劃敘事的場景,而是去刻劃光的痕跡,而山形也變成了圖像資訊的組合。

黃柏皓將繪畫看作是一種規範性的手工操作,從理性而抽象的表現形式中,堆疊東方的哲學思維,極致內斂的簡約風格,跨越時間與空間地觸動著觀者的感知,讓筆觸的堆疊變成一種單純的,進而醒思水墨繪畫的純粹性。在繪畫的過程中,當現實物像逐漸承受時間的流逝與空間的轉變,亦於作畫過程中在不同的時間進行點線的書寫,讓時間變化融入點線虛實變化之中,使靜態的畫面體現出一種流動感和生命的氣象。每一個筆觸的形狀,或是在手工製作過程當下的動作,看似簡單的,但這些簡單的動作對於整個作品的構成,卻是必須由繁瑣堆積這些簡單而產生,其既是對於一種生命狀態的表現,也是日常生活中重複瑣碎感的再現。

2014年6月20日

汲色人-葉銘個展

 

文 / 劉士楷

色彩是甘泉、是美味,可以讓人快樂,讓人活起來。
                                                                                                                          -畢卡索

年輕時偶爾讀了夏宇的詩集,在一段文字中她這麼描述,「塞尚畫靜物-那些水果充滿了取捨決定。」當時自己熱愛的是文學,卻沒想到多年後藝術卻變成了自己主要的工作。五年前因為光之藝廊的第一屆徵件比賽,當我有機會接觸到葉銘的作品的時候,我想起了多年前讀到的這一句話,那種文字與圖像的同時共鳴,足以讓我心震顫不已。從那個時候起,與葉銘以及其畫作的接觸,是我一段印象深刻的發現之旅。

「取捨決定」這件事情上,在大千世界當中,葉銘究竟汲取了什麼當作他畫布上的色彩,這些汲取對於他而言又有何意義?從這些年的觀察來看,我可以談談我看到的三個變化。首先,原本看似直覺性的表達,變成了結構化的表達,在早期葉銘的人物畫中,我們總能看到非常多類似照片般的擷取片段,那些像是電影裡視覺暫留的一幕幕,你幾乎無法理解他們的前因後果,當時的葉銘只是忠於本意的將之記錄下來。但是到了2012年左右,葉銘有機會隨家人到日本旅遊,他卻可以在回國之後,將他感受的各種片段風景,用他自己的方式組合成特定的畫面,比如在「黃昏的稻草人」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那些稻田、房舍、竹架上的蔬菜以及田中的稻草人們,那是一種「意義」的構成,另外還有如同「烤米棒」那些人物的動作與表情,都是經過精心安置的,從這個起點開始,葉銘真正是創造了一些事物。

黃昏的稻草人_油畫、畫布_131x162cm_2013

再者,幽默感與同理心。我經常反覆的看著葉銘作品的創作,對於他思考的方式以及對於世界的見解感到震撼,「天使之家」裡面展開著翅膀,優雅跳著芭蕾舞的男男女女,「鬥牛」裡面專注的鬥牛士卻面對著一隻悠閒的在身旁散步的可愛小乳牛,仰或是「呼呼大睡」中人與狗仰著天,排成一列躺在床上睡得不省人事的愜意。看著這些作品,總讓我不由得會心一笑,這正證明了葉銘有顆非常柔軟的心,以及善於開玩笑的個性。在他的創作中,看不見負面的憂傷情緒、看不見暴力、爭執或者是自我認同的困境。取而代之的,是一派自然的輕鬆,無論在他的生活或他的畫作當中,都是那麼的悠然自得。

鬥牛_油畫、畫布_130.0 × 97.0 cm_2013
 
最後,回到作者本身,對葉銘而言,繪畫是一種解放自身的行為。據葉銘媽媽說,葉銘曾經在一段時間中,希望找到一本已經絕版的畫冊,可是市面上似乎早已找不到這本書,但是葉銘的堅持讓媽媽束手無策,只好讓葉銘將這件事用繪畫來做一個完結,就在葉銘完成了作品之後,似乎讓這整件事就這樣淡化了下來,由此可見,繪畫除了作為表達的工具之外,它也是一種自我滿足的過程。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這是出自於電影「一代宗師」裡的一句話,葉銘的創作,在這幾年當中,已經從一個「再現」事物的工具,轉而成為一種呈現思維的方式,這每一個畫面裡面,都有一個個關於葉銘的,深刻動人的故事在其中,這些都是葉銘念念不忘的一些東西,我們有幸,可以看到這些葉銘經過了「取捨決定」之後,所汲取關乎世間的色彩,而這些,相信也能夠透過畫筆與顏料,產生出諸多的迴響。

汲色填夢的少年­-葉銘


 
 
[眼睛]
卡里˙紀伯倫

有一天,眼睛說:”我看見這些山谷外有座被藍霧遮掩住的山,它很美麗,不是嗎?”

耳朵聽見了,專心的聽了片刻說:”哪裡有甚麼山啊?我聽不到啊! ”

手開口說:我試著去摸它或感覺它,都是徒勞。”

鼻子也說: ”沒有山,我聞不到它。”

然後,眼睛轉向別的方向,他們全都開始討論眼睛的奇怪錯覺。

他們說: ”眼睛肯定出了甚麼問題。”

 
JOE的眼睛一直在這個世界旅行,所見所聞的景色,被記憶在一張張畫布上,但那畫面並非你我所想像的模樣,他的眼睛如同紀伯倫的詩句般,不是凡俗世界的你我可以看見他所看見的;多主題式的創作方式,內鍵的繪畫密碼,顯見他的創作方式是可以生活化的,也可以是自由想像的,或者是他對世界更美好的期待,這其中透露出他的探索及成長過程,真真切切的經歷了許多的發現和轉折,很高興在這些轉折中我們能參與其中,發掘、關懷、協助、期待、驚喜、興奮和與有榮焉。
 

這次『汲色人』的個展,四個空間同時展出同一個人的創作,是光之藝廊的創舉,以2013~2014年的作品為主,再集合一些未展出過作品,一個前哨展再加上三個藝術空間同日開幕,並發表葉銘的第一本個人畫冊『汲色人』,是一個繁複的工程,在舉辦第四屆光之藝廊創作獎徵件比賽的同時,又處於人力青黃不接的狀態,兒子俊瑋年初出院後採居家照護,經常要做醫護的處理,對我而言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但我們不輕言放棄,日本文學家遠藤周作曾說:「良善與公義只有在界限上才真正顯出意義。」為了光之藝廊的使命和宗旨,大家全力以赴。謹此,祝福葉銘在藝術生涯能夠繼續發光發亮,為所有特殊身心樣貌的族群立下標竿,成為一顆溫暖又閃爍的星星。

 

2014年6月15日

色彩斑斕的萬千世界--葉銘



當初會讓他開始畫畫,是想讓他更有事做。四年多下來,姑且不論得不得獎,感到最欣慰的就是我不用幫他洗筆,在每次畫完後的收拾及善後皆由他自己完成並做的很好。回想第一次畫油畫,上完課後,我幫他洗筆,一堆筆洗好久。心裡很心酸,很懷疑他做得來嗎?事實證明我們的孩子,只要給他機會,給他時間,他是辦得到的。教養這種小孩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斷的教,累積他的經驗,總有一天他會讓世人驚豔!

最近常突發奇想,認為我們的孩子是天生的明星,不善言詞、交際、孤寂。他需要一位好的褓母告訴他幾點要做甚麼事,需要一個經紀公司打理他的事業。而他只要站上舞台,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superstar。在他的領域裡發光發熱!
 
那麼一切的一切也許就不會那麼嚴重、沉重吧!

2014年6月14日

【汲色人】葉銘個展

展覽日期 \ 2014 / 6 / 21 (六)2014 / 8 / 2 ()
開幕茶會 \ 2014 / 6 / 21 (六)  2:00PM (光之藝廊)
展覽地點 \ 光之藝廊  (台中市西區美村路一段492號)
                      1:30PM-7:00PM(週日、一公休)
 

                    真永藝術空間  (台中市西區中興街47號)
                      10:30AM-6:00PM(週六、日公休)
                   
                    亞米藝術  (台中市西區向上路一段79668)
                      10:00AM-7:00PM(週日公休) 
自閉症畫家葉銘《汲色人》個展,將於621在台中的光之藝廊舉行開幕。此次展覽為20132014年間新作,多件畫作都是百號創作,而且數量豐沛,主辦單位特別安排「光之藝廊」連結「真永藝術空間」、「亞米藝術空間」同步展覽。
 
英國羅浮堡大學創作理論博士李明學老師表示:身為一位自閉症的創作者,與外在世界失去了語言溝通的連結,當精神與肉體被束縛於某種當下時,畫面出現的鮮明色彩與不拘小節的形象,也許是其探索與認知世界的方式。先天的不同並沒有給葉銘的創作帶來任何的阻礙,反倒是這不同的起點,使得他的作品有著獨樹一格的活力、任意性與魅力,帶給觀者愉悅與鮮明的視覺感受。
 
葉銘對繪畫的天份,於2010年參加台灣身心障礙藝術發展協會所舉辦的第一屆光之藝廊創作徵作比賽開始展露,他以極其厚重且近乎泥濘的油彩顏料逐層堆疊在畫布上,描述所看的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群」,讓評審們非常驚豔,一致認為葉銘在藝術上極具潛力,未來發展不可限量。
 
葉銘獲奬後,光之藝廊特別為他舉辦首次個展《聽我說你們》,從此信心大增,更有自信的放膽創作,讓葉家人備感欣喜,他的父親還貼心的將新竹住家十多坪的健身房改為畫室,葉銘得以有更大的揮灑空間,屢屢創作出100號以上的油彩大畫。2011年,北京大學藝術學院一行人到光之藝廊參訪,就相當欣賞當時只有十七歲的葉銘創作,並收藏了兩件作品,至今還掛在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的燕南園文創中心;2012年,葉銘前往上海參加海上文中心舉辦的《藝在言外》展覽,參展的作品幾乎全數被收藏;此後參與20122013年的台北亞洲青年藝術博覽會,同樣獲得許多收藏家的青睞。
 
繪畫對於葉銘的成長歷程,影響頗大。葉媽媽曾在一次畫展之後笑著跟大家說:「葉銘在學校跟人打架了耶!」打架是件好事嗎?對葉銘來說,別具意義。原來,他過去缺乏使用言語與人溝通的能力,以致因為誤解,常莫名遭到同學的恣意捉弄,即便如此也不會加以回應,直到接觸繪畫之後,媽媽說,葉銘才開始對自己的人際關係產生信心,「我是一個畫家」自我認知亦慢慢變得清晰了,他會對於他人做出回應和反擊,自然是件進步的行為。
 
葉銘爸爸分享一個感動人的小故事說:有一天早上,他準備出國洽公,太太喊著快點出門,要不然會趕不上飛機,他匆匆下樓急著出門,沒想到葉銘站在門口等著他,見面一開口就問「爸爸,你要去哪裡?」極其平常的一句話,卻讓葉爸爸一下子愣住了,因為葉銘先前願意開口,總是短短一兩個字,從來未曾單獨的對他說出完整的一句話;這短短的七個字,葉爸爸足足等了十八個年頭,當時心中的欣喜和安慰,簡直不可言喻。葉爸爸說,葉銘在人際關係方面的進步,跟他的作品受到肯定與讚賞,絕對有非常大的關聯。
 
台灣身心障礙藝術發展協會理事長吳景柔表示,讓身心障礙的朋友能得到天賦的自由,展現其生命的價值,是協會成立的目標,歡迎社會大眾踴躍來欣賞葉銘的精彩創作,進行一場心靈的交會,看看一個自閉症者眼中不同的世界,和他對生命特別詮釋與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