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6日

2016 ART KAOHSIUNG 高雄藝術博覽會



亞米藝術將於ART KAOHSIUNG 高雄藝術博覽會與大家見面囉!12月9-11日高雄城市商旅熱烈開展!期待各位蒞臨參觀~

■參展藝術家
林儒鐸│張家荣│蔡曜仲│黃順隆│李育貞
魏瑋廷│胡慧琴│陶羽潔│張宗元│李英皇

■現當代藝術展區│城市商旅 高雄真愛館
(高雄市鹽埕區大義街1號)

■房號展位│255

■貴賓預展
 12/8 (四)14:00-20:00

■展覽期間
 12/09 (五)11:00-19:00
 12/10 (六)11:00-19:00
 12/11 (日)11:00-18:00

■更多展覽資訊請瀏覽
亞米藝術│Art Kaohsiung.高雄藝術博覽會
https://www.facebook.com/yamiartspace/



作者│林儒鐸
品名│陸上行舟
尺寸│53×41 cm
媒材│壓克力彩 畫布
年代│2016

林儒鐸 (Lin Ru-duo),b.1983~。【陸上行舟】作品取材於家族成員的童年肖像,由三姑姑所拍下的表姐和表哥,一起玩耍乘坐學校裡的水泥塑像,獸頭塑像也許可視為某種水怪,使得整體圖像呈現出「陸上行舟」之感;憑藉繪畫再現舊景,將記憶串連、打開回憶、置入視角,讓觀者閱讀上具有一種透明性。因為對萬物的認識固然需要先知曉其本質,但難道不是更需要透過知曉其歷史嗎?那麼繪畫本身可以將圖像時間層次保存下來,畫面上的破壞、介入和增添,更讓作品本身有了新的歷史感。



作者│魏瑋廷
品名│愚者的聖山 – [白駒]
尺寸│30 x 70cm
媒材│油彩‧畫布
年代│2016


魏瑋廷(WEI Wei-Ting),b.1982~。「樹」,這一個原本是我這系列主體的元素,在不知不覺中悄悄的變成一個載體,每天與最初的概念正不斷的發生激盪。將真實的一部分化為想像中的場域,『在一棵樹上可以看到一整座山的模樣』,這樣的概念形成了另類山水畫,依然讓我迷路於其中,只是我開始將這份對迷路的徬徨與癡迷,或多或少的投射到某個特定記憶或是定格的情感上,試圖探索對某些象徵的共感,例如傷口與樹洞的連結,除此之外,樹的傷口被水灌滿後,又意外的提供一個相當有趣的對話空間。「樹」,這個因太熟悉而失去明顯意義的題材,我正在試圖透過它來找尋關於我真正的意義。


作者│胡慧琴
品名│時間的霉-狐疑
尺寸│55 x 50 x 50cm
媒材│陶瓷
年代│2015


胡慧琴(HU Hui-Chin),b.1977~。動物的標本讓時間停止了下來,炫耀死亡變的乾淨完美,時間的霉持續成長如同花圈,慶祝獸首虛假的存在世間。人類是唯一不是因為飢餓而有獵殺行為的動物,對任何生物乃至於人類本身,自以為停止了時間將標本展示而出,當生命在大地之中消失時,會有微生物將之消化,而我利用標本的展示語言,將時間換為各式美麗多彩的霉菌滋長在所獵殺的動物頭首之中。

作者│張宗元
品名│哥其拉的雲端cosplay
尺寸│16 x 10.5cm
媒材│紙本、手工橡皮章、洋金箔、壓克力
年代│2015


張宗元 (Max Chang), B.1969~。運用自製的橡皮刻章,以哥其拉為主角,換穿最喜愛的經典卡漫電影人物代表性服裝。從小小兵一身療癒銘黃色→超級瑪莉紅藍吊帶工作服→當紅的漫威英雄輪番串場 …到最後略帶戲謔的米妮俏皮裝扮…讓哥其拉在他的想像空間,可以不受限地跳躍在不同時空背景,顯露變裝的樂趣與色彩組合。盡情地在大人世界裡,玩物出一股懷舊記憶,與具富設計感的現代藝術品!

作者│李英皇
品名│盆景-春野草(2)
尺寸│28 x 20cm
媒材│水墨絹本
年代│2016


李英皇(LEE Ying-Huang)出生於1984年。幽棲草自生梅雨過後,迎來了京都的初夏。清晨時分,草木包裹在溫潤的空氣中幽靜且朦朧。窗外苔蘚遍布的石階上不知何時埋下的種子,竟開出了幾朵純白的小花,讓日常的生活景致多了幾分生趣。曾憶起漫步在京都庭園裡,其景致猶如遠行般脫離了日常並保持了一段距離,這段過程讓平日精神上的勞苦得以放慢腳步。而眼前視線所及之地亦如庭園的縮影,在與家屋不到一尺的距離,石縫之間野草蔓生,圍籬上攀附著殘冬過後的枯藤,雖留下了四季的痕跡,卻也體現了一種秩序。至今三個多月的時間,遊走在此地花草與自我之間的意識,徬徨卻又能深刻地面對自己。在寂靜的氛圍之中調和一絲精神上的慰藉,透過消磨輪廓的敷染作畫,似乎想藉此與這現實之間拉開一點距離。


作者│張家荣
品名│Bread’s Vacation-09
尺寸│61 x 72.5cm
媒材│油彩畫布
年代│2016


張家荣(Chang Chia-Jung),b.1987~。生活看似閑適的片刻,卻危墜不安,甜蜜的反面是什麼?勞苦又是為了追求什麼?張家荣在創作中,關注當代的物質象徵。藝術家將物「擬人」,呈現當下「消費至上」的概念,畫面上的糕點從被動角色,轉為主動敘事,進而以其製作過程變化,如「發酵」成為畫面上的行動,以隱喻慾望的膨脹,然而其中卻是空心。糕點在度假場景中浮動飄搖,擱淺並堆積慾念,觀看間可想像的味覺質變,並接連的腐壞崩塌,將生活中潛藏的危機具象化,巨大糕點有時演出獨角戲,在景點自拍,有時聚集一如《巴別塔》,對其易碎本質毫不自知。糕點們飾演辛勤工作,以消費為目標的人們,在畫面上的姿態可連結人體肌肉,隨著蒸氣上升,意志解放而逐漸鬆垮,但也隨即失落,在此「消費時代」給予的幻夢中。